欢迎访问酷搜科技

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(2023)》出炉

科技IT 2024-04-260创始人

科技日报记者  刘垠

4月26日,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(2023)》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,报告显示,2022年,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突破430点,达到历史新高,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。自2010年以来,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实现稳定增长,12年内增长333.1点,年均增长约27.8点。

科技日报记者刘垠

作为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之一,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(2023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为该系列报告的第11期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。

《报告》评价对象范围涵盖至2022年底的全部177家国家高新区,主要基于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展开,该指标体系由“产业创新绩效、科技创新生态、创新资源集聚、创新国际拓展和创新驱动发展”5大方面、25个二级指标构成。

从五个分项指数来看,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最高,其次是创新国际拓展指数、创新资源集聚指数、产业创新绩效指数、创新驱动发展指数。从分指数增速来看,相比2021年,增速最大的是产业创新绩效指数(增长8.6%),其次为创新资源集聚指数(7.3%)。

主办方提供

2022年,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为1064.8点,是2010年的十倍多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持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,有效激发了企业的科研人才和科研经费投入,技术创新成果的产出规模和质量也大幅增长。

数据显示,2022年,国家高新区企业R&D人员全时当量同比增长12.3%,占我国全部R&D人员全时当量的33.1%;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万亿元,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一半。智能机器人、卫星导航等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在高新区加速产业化,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。

《报告》指出,产业创新绩效指数从2010年的100点上升到2022的232.2点。2022年,国家高新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5548家,瞪羚企业2283家,上市企业2534家,独角兽企业178家。

“产业创新绩效指数呈加快增长态势的背后,是高新区重视企业培育,高成长企业培育成效日益显著。”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刘会武说,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孵育的主阵地,占全球比重为13.1%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最多,有167家,占高新区整体比重为93.8%。

值得关注的是,2022年国家高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523.9亿元,同比增长41.2%,相较于2010年增长13.1倍,创下历史最高增速。

与此同时,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。《报告》显示,2010—2022年,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拓展指数稳步上升,在国际人才、国际创新成果、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亮眼。2022年,国家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为5.9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9%,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4.6%,高附加值国际贸易规模快速增长。

如今,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创新成效最为突出、创新活力最为活跃的区域创新高地,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、第一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、全国首台100千瓦连续光纤激光器等均诞生于此;拥有全国超过1/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、近六成的独角兽企业、超过2/3的科创板上市企业;聚集了近15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,数量占全国近八成,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……

历经30余年的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,我国部分国家高新区已具备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的基础条件,逐步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合作生态系统。

“作为我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,高成长企业、高端产业的集聚地,国家高新区天然具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和使命,具有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越条件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国家高新区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,深度挖掘培育颠覆性技术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,塑造发展新动能。

(来源:中国科技网)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展示,不拥有所有权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/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,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Copyright © 2099 酷搜科技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苏B2-20221286

苏ICP备2022030477号-10 |——:合作/投稿联系微信:nvshen2168

|—— TXT地图 | 网站地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