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酷搜科技

山东科技大学:留学生体验非遗 欢度别样中国年

金融科技 2024-01-28 创始人

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韩洪烁

“制作一件泥塑工艺品,需要经过制模、制坯、涂粉、彩绘等十多个步骤……”1月27日,一场充满年味儿的文化体验活动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“聂鹏泥塑作坊”举行,国家级非遗项目泥塑传承人聂鹏为山东科技大学29名留学生讲述着泥塑制作工艺。

1月27日,山东科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体验给“泥叫虎”上色。张进刚 摄

1月27日,山东科技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捧着“泥叫虎”爱不释手。张进刚 摄

1月27日,非遗传承人给外国留学生讲解“泥叫虎”的制作工艺。张进刚 摄

活动中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斯里兰卡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29名留学生,体验了泥塑、扑灰年画、木板年画、剪纸等非遗民俗文化项目。当地的民间艺人一边给留学生传授民俗项目的制作工艺,一边讲述相传的民俗故事,让留学生在多彩的非遗文化中,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“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,这次体验之旅,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。很期待在中国体验更多文化习俗。”俄罗斯籍学生刘恋在体验了各项非遗项目后说。

1月27日,非遗传承人给外国留学生展示扑灰年画。张进刚 摄

1月27日,非遗传承人教授外国留学生剪纸。张进刚 摄

1月27日,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体验剪纸艺术。韩洪烁 摄

本次非遗文化体验活动,是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“感知中国”系列活动之一,旨在增强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。该校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张亚伟介绍,像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,学院每年都会组织10余次,通过让留学生体验茂腔、书法、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,让他们认识中国、了解中国、爱上中国。

近年来,山东科技大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,不仅开设了10多门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,还打造了10多处校外研学基地,让留学生走出去“零距离”体验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培养了一批“知华友华爱华”的留学生。

(来源:中国科技网)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展示,不拥有所有权,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/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,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Copyright © 2099 酷搜科技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:苏B2-20221286

苏ICP备2022030477号-10 |——:合作/投稿联系微信:nvshen2168

|—— TXT地图 | 网站地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