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2月7日,谷歌宣布即将推出对话式AI,并将其命名为bard;2月8日,微软立刻召开发布会,宣布整合了ChatGPT功能的新Bing上线;2月7日,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官宣,中国版ChatGPT项目即将上线,正式名称为文心一言。
如果说在去年,AI作画引发了大众对于AIGC的第一次高度关注,那么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横空出世,便是以一己之力带火整个人工智能领域,迅速掀起科技界的竞争风潮。紧接着,2023年开工没有多久,2月7日和8日,国内外各大科技界巨头相继官宣AI新项目,恐怕落人一步,AIGC再次刷屏,走进大众视野,火遍全网。
除了消费市场的震动,投资市场同样关注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,微软渴望依靠与ChatGPT的深入合作,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,而百度依靠强大的算力团队,致力于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毕竟大家拥有同一个共识:谁先抢占了市场,谁就首先实现利益。
2月8日,刚刚发布加入ChatGPT的新版必应之后,OpenAI的金主微软的股价就上涨了近4%,市值重回2万亿美元;百度即将发布“文心一言”的消息曝光后,股价涨幅高至15.33%,市值增至4492.16亿港元。而凭借ChatGPT走向大众视野的OpenAI公司,更是被市场估值近2000亿人民币。
百度率先公布开发中国版ChatGPT,是因为百度同时具备人工智能需要的算力、算法和数据,在芯片、框架、模型、应用四层技术栈均有布局。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,国内外互联网科技仍有一定差距,企业在面对竞争时,有两个思路:一是努力追赶ChatGPT算法体验,二是与ChatGPT合作开展AIGC。微软采取的应对策略便是后者。
一帧秒创页面 图片来源:一帧秒创
创新只是一个开始,可以预见的是,无论是算力上的提升,还是拓展深入合作的可能,各大科技界巨头都将加快新项目的更新进度,尽快占领市场。而作为互联网用户,无论行业如何被颠覆,我们能做的,就是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变化,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内容创作模式。